在绿色建博会迎来 20 周年之际,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上海良浦住宅工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朱欢劼先生。这 20 年,不仅是绿色建博会的光辉历程,更是中国环保建材行业蓬勃发展的见证。而上海良浦住宅工业有限公司,作为行业内的基石型企业,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化有着最为直观而深刻的感知,此次采访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其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与宝贵经验。
公司发展历程
朱总介绍说:上海良浦最早成立于1999年,之前一直是做加气砌块这个行业。之后在2015年左右开始进入装配式建筑相关领域。如今,上海良浦作为行业内翘楚,最高产值达到10个亿,也多次获得白玉兰奖在内的各类奖项。
回顾公司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,朱总提到了2003-05、2010、2013和2015年四个关键时间点。
朱总回忆说:2003-2005左右,公司开始生产加气砌块,那时恰逢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建设,公司抓住了这个黄金机遇而发展壮大。回忆那段时间,朱总坦言那是整个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,因此整个行业的日子都比较好过。
随着2010年世博会后,建材需求的下降,让整个行业不可避免面临严峻挑战。但上海良浦凭借行业沟通与自身实力,平稳度过了这次危机。到了2015年,公司开始进入装配式建筑行业后,再次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。
在提到2015年进入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时候,朱总说了这么一个故事“2015年的时候,当时公司老板已经55岁,手握着300多亩土地准备租出去收租金,在机缘巧合之下,经一位国企领导的介绍和推荐,对装配式建筑有了基本的概念。恰好老板本身就是技术出身,对技术非常感兴趣,在做了市场调研后觉得有搞头,就从此进入了这个行业,之后一发不可收拾,逐渐成为了行业中体量最大的装配式建筑企业之一。”
回忆往昔·“学费”记忆犹新
谈及印象深刻的项目,朱总首先提到了杨浦 96 街坊项目,这是公司承接的第一个柱梁类项目。他回忆说“那是我们第一次承接柱梁类项目,我们最早只做过楼板和楼梯,当时很多东西都不懂,也闹出过很多笑话。不管怎么说,也都是前进路上交的学费。”
另一个重点提及的是 2018 年的华漕 0606 地块项目。对于这个项目,朱总记忆犹新,他告诉我们:“这是个带横向线条的项目,而且它的横向线条是不同构建之间这个线条还得是连着的。这就非常考验施工的精度和对工艺的把控。”在回忆到这个项目的时候,他感慨“当时这个项目做得非常艰苦,在现场没少挨骂过。”
体量和内部资源管理·企业核心优势
在分析公司发展优势时,朱总认为有两个优势;一个是规模,还有一个是内部资源管理规划。他解释道:“当时做PC(装配式建筑构件)主要是小厂,不具备单独承接大型住宅基地的订单;而我们可以承接一些大型订单,确保所有车间在可控范围内,在质量二号原材料的把控都可以做到更好,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优势。”
另一个优势就是在内部资源管理方面,朱总表示说“我们是最早上ERP(企业资源规划)系统的公司,一整套流程都有实时追踪。包括我们的每一块构建对应的二维码,也是在这个系统的催生下落实。那时候几乎没有一家厂家能做到。到了21-22年上MES系统,做到生产资料全部有据可查。”
装配式建筑·污染少、施工快、能耗少
在提到装配式建材为何被称为绿色环保建材的时候。朱总一共总结了三点:现场污染少、施工进度可控、建材浪费少和设计沟通方便四个优势。
为此他是这么解释的:装配式建筑把很多现场的污染、噪音、灰尘等污染都搬到工厂里去了;所以会减少很多现场施工的污染和噪音。第二个是因为所有东西都是钢模定制的,就是我们拿到图纸以后就像生产积木一样生产构建,相比过去人工生产,更不容易容易出现偏差,减少资源浪费。还有就是建造时间可控,因为所有的东西一经模具开模,它的形状大小都已经定型了。剩下的无非就是按照图纸施工,按照时间节点生产。最后就是设计源头更容易交底和沟通,之前设计师做好设计图后还得教工人怎么做,现在直接和工厂对接进行交流,由工厂去同意做模具,用统一的设备加工,作出来的房屋构建精度大大提升,也变相减少了资源的浪费。
后记·见证行业发展·陪伴展会成长
在采访的最后,他预祝2025绿色建博会越办越好
作为上海地区知名的环保建材头部企业,上海良浦的发展不仅是其行业的缩影,也是国内绿色建材逐步被接受和推广的过程最好的见证者;同时作为绿色建博会多年的参展商,双方统统见证了彼此的发展。
绿色建博会20周年,我们会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各方搭建交流、沟通和交易的平台!
绿色建博会20周年,感谢您的陪伴